旗舰降噪耳机:BOSE QC 35II和索尼WH-1000XM3 哪个更适合?
如何选择降噪耳机,似乎困扰了很多人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这个成本效益思维的时代,每个人都想选择一个完全适合自己的选择。
而且冬天来了,戴耳机的限制会比夏天少一点。以前只能在室内使用的耳机,现在可以使用了。
此外,自今年8月的IFA 2018以来,一些耳机也进行了更新。双11购物节后,新品价格有所调整,进入了合适的起步位置。是时候对比一下,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。
相信参加这次横向对比的大家都很熟悉,也是两款经典的头戴式旗舰型,分别是索尼的WH-1000XM3和今年没有更新的BOSE QC35 II。
外观没有大的变化,但是谁更舒服呢?
熟悉这两个系列的用户都知道,索尼和BOSE这一代产品都没有大的改动,改动基本都在细节上。
与上一代相比,BOSE QC35 II的外观保持了不变的风格,机身关键位置会有一点变化。新一代增加了降噪调节按钮,方便用户在“降噪模式高”、“降噪模式低”和“降噪关闭”三种模式之间切换。
用于配对设备的NFC模块仍然放在降噪麦克风的下方,这让用户在佩戴耳机后配对设备的难度增加了一点。
虽然没有修改NFC的位置,但BOSE还是对机身进行了优化。
后期的QC35 II重量只有240g,比308g的QC35轻了68g。这也说明BOSE在重量分配和控制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,戴上机器后的轻盈感应该比之前要自由一点。
这次,我也换上了更柔软的耳棉。在保持原有隔音效果不变的情况下,对QC35 II的压力会比以前小,真的更舒服。
a70d289a99874339b74432bfe46da1da.jpeg">相比之下,索尼 WH-1000XM3 在重量的变化上没有 BOSE 那么大。
原本重量为 275g 的 WH-1000XM2,更新到 WH-1000XM3 后也只是减磅到 255g。虽然原本就比 BOSE QC35 要轻,但这一代在重量上的改变也不是太明显。
但正如上次体验中提到的,WH-1000XM3 优化了佩戴的受力分配,佩戴时的压力舒缓比上一代要做得好一点,舒适度也有提升。
不过,WH-1000XM3 这次用上了收窄了的横梁,这个横梁对于我这种头部尺寸比较大的佩戴者,还是不那么友好。虽然顶梁上的皮质带能够延缓压力的影响,但这个横梁对我来说还是有点不舒服。
佩戴感这个问题确实要比听感要直观和主观得多,每个人头部的尺寸、形状、佩戴习惯有细微不同的话,都会影响耳机的佩戴体验。而头稍稍有点大的我还习惯把耳机带得压耳一点的话,这里还是会觉得 QC35 II 会舒服一点。WH-1000XM3 不是不好,而是还未达到我需要的效果而已。
至于隔音效果和操控体验,这两点大家其实都做得差不多。
不管是上一代还是最新这一代的对比,WH-1000XM3 和 QC35 II 在处理耳棉的物理隔音效果上都有不错的表现,带上之后就已经更改隔掉一部分规律的低音量噪音了,这个表现其实已经够用了。
至于交互方式的话,感觉大家还都是「半斤八两」。
BOSE QC35 II 的按键虽然有比较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标签: 上一篇:智能音箱第一品牌将是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助手下一篇:一加Buds Pro正式发布 售价799元 8月3日首�标签: